中國佛教哲學在當代社會,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還有沒有價值? 若果是有,又有什么樣的現代價值? 這是研究中國佛教哲學必須回答的問題。傳統只有經過價值重建才富有鮮活的生命力,我們需要通過怎樣的現代轉換工作,以建構中國佛教哲學的現代價值,進而發揮其現代作用?這是研究中國佛教哲學現代價值必須說明的問題。
佛教,作為對人類的終極關懷提供的解脫之道,是一個龐大復雜的信仰體系、哲學體系,也是價值體系。佛教逐漸成為億萬人的精神信仰,已延續兩千五百多年,在中國也有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這表明佛教的持久活力與恒久價值。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佛教在未來社會如何重建價值,發揮作用,既是一個艱巨而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嚴肅而迫切的實踐問題。
佛教的命運決定于對社會的關懷,佛教的現代價值決定于對21 世紀人類社會的作用。自從人猿相揖別以來,人類社會取得了空前的進步。當代人類在不斷取得進步的同時,又擁有毀滅地球、毀滅自然的手段。人類社會的進步應歸功于人類自身,人類社會的問題也出自人類自身,威脅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敵人也是人類自身。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現代化涉及物質生活、制度和思想觀念諸多層面,當前人類社會存在的信仰危機、道德墮落、良心喪失等負面現象,表明人文精神的嚴重失落,這為具有宇宙整體理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佛教哲學,提供了調整人的心靈,進而調整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空前的歷史契機。
我們認為,要對中國佛教哲學進行重估、重建,闡發其現代價值,就需要深入分析當代人類社會的基本特點以及未來社會的基本走向;需要深入厘清中國佛教哲學資源,揭示其對當前和未來社會具有真實意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需要把佛教哲學的基本原理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進而對當代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的解決方向、方法提供有意義的參照意見。
一、21 世紀人類社會的基本特點與基本矛盾
自18 世紀60 年代工業革命以來,以機械化、電氣化為特點,以工業化為標志的現代化,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極不平衡,有的國家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工業化,實現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有的則取得了進展,也有少數國家仍處于傳統農業社會。20 世紀70 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又發生重大轉折,知識經濟崛起,工業經濟衰落。一些發達國家進入非工業化的發展軌道,工業部門向知識產業轉移,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轉變。知識社會與過去以資本和資源為財富來源的情況不同,知識成為了核心生產要素,比資本、土地等其他傳統生產要素具有更高的附加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標志著以知識化取代工業化的新現代化,將日益主導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
自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沿海一些發達地區已經完成工業化,并開始了知識化的進程,西部地區的開發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工業化和知識化的協調發展,必將加快中國現代化的步伐。
知識經濟與工業經濟在生產、流通和分配等環節上都有重大的差別,知識經濟的特點是信息化、網絡化和全球化。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知識經濟及其全球化等特點,給人自身、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都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推動了人類社會矛盾的新發展。
由于現代化的巨大成就,人們生活的物質條件不斷完善,生活方式不斷更新。當今世界,物質財富和人們物欲同步快速增長,有人在追求外在物質財富時往往忽略自身的內在價值和精神生活,甚至在富裕、舒適的生活中喪失了人性和價值。物質生活提升,精神生活下降; 科學知識增多,道德素養欠缺。這種豐富的物質生活與匱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現象將普遍而長期的存在。精神的空虛,心靈的貧困,是一種人文精神危機,一種價值危機。它成為了當今人類進步的重大障礙,也成為了人類社會諸多問題的根源之一。人們的欲望、需要是受一定的價值觀念支配的,如果人們的欲望、需要長期停留在物質享受的層面上,就會形成惡性消費,同時又帶來惡性開發,從而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帶來精神生活的低迷,國民素質的下降,從而影響人自身的全面發展。
由于工業經濟的成就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正在走向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似乎預示著全人類休戚與共、禍福相依的時代的來臨。但是,跨國企業掌控了當前的經濟全球化,這些企業的迅速擴張造成了貧富差距的增大,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既帶來了發展機遇,也造成了巨大沖擊,使得南北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發達國家擁有全球生產總值的86 %和出口市場份額的82 % ,而占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僅分別占有14 %和18 %。[ 1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歷史和現實已經反復證明,貧富懸殊的世界是一個不穩定、不安全的世界。貧富不均、強弱不等的格局,一方面使富者、強者易于異化為霸權主義者;一方面貧者、弱者也易于產生不滿和仇恨,從而構成為社會動蕩不安、紛爭不已的重要亂源。
在缺乏正常的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新秩序制約的情勢下,經濟全球化還將帶來或增加一系列社會緊張。諸如,人們為爭取工作崗位而展開的競爭,為爭取優秀人才而造成的人才競爭。又如,不同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形勢下,竭力爭取發展本國經濟,從而使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加劇。此外,由于歷史或現實的原因造成的種族沖突和民族抗爭,彼伏此起,層出不窮,有時甚至演變成局部戰爭。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網絡化的形成,必將加速推動東西方文明和價值觀念的碰撞和交融,也必將使不同宗教的交往和會遇日益頻仍。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會遇,一方面有助于彼此的對談、交流、溝通、了解、尊重、關懷,一方面是某些極端基本教義派的宗教狂熱,惟我神圣,惟我獨尊,排斥“異端”,排除異己,挑起教派沖突,宗教紛爭,甚至訴諸暴力,以求一逞。宗教常常與現實的國際斗爭和沖突相交織,是國際關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轉換極端基本教義派的理念,化解宗教沖突,也是擺在世界宗教徒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現代科學技術空前進步,人類在科學的宏觀方面已推進到180 億光年之遙的宇宙,在科學的微觀方面已日益揭示出基因的秘密??茖W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用來為人類造福,如果人們的人文精神被扭曲,不能理智地利用科學技術,它也可以毀滅人類。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巨大,與此同時,自然界也在增大報復人類的力度,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氣溫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機、食品短缺等諸多難題,也正在日益困擾人類。這是21 世紀人類社會的又一重大矛盾。人類將地球和大自然作為征服對象,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人類,也不得不努力進一步尋找和開發新的科學技術來緩解因開發自然所帶來的負面作用,并大力提倡人文理念,增強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以維護人類與自然的協調關系。
二、中國佛教哲學的基本理念
結合21 世紀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來審視,我們認為中國佛教哲學適應人類社會需要的理念是比較多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幾個基本理念。
(一) 緣起。佛教有一個專門的偈,稱為“法身偈”,??淘诜鹣?、佛塔的內部或基座上,內容是:“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2] “佛大沙門”是對佛陀的尊稱。這是宣揚宇宙萬法依因緣而生滅,包括物質方面的外境與精神方面的心識,都由“緣”即原因或條件的和合而生起,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這是緣起論的基本思想。緣起是佛教最基本的觀念,最根本的教理,顯示佛教對宇宙與人生、存在與生命的根本看法。緣起思想是佛教的具體教說和重要理念,如因果、空有、中道、平等、慈悲、解脫等的哲學基礎。換句話說,佛教的各種具體教說和重要理念都是緣起思想的展開。緣起論有別于無因論、偶然論、神造論和宿命論,是對宇宙萬物的生成演變和世界的本來面目的比較合理的論說。緣起論是佛教獨特的世界觀,是佛教區別于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色和根本特征。
佛教緣起思想自身包含著兩個重要的理念,這就是“關系”和“過程”,緣起思想是一種關系論、過程論的世界觀。
《雜阿含經》卷十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3 ] (P67)“此”和“彼”是在互動關系中構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在眾多條件的規定下,在一定關系的結合中,才能確定其存在。事物不能自我形成和孤立獨存;事物在關系中確定,在關系中存在,事物是關系的體現?!峨s阿含經》卷十二說:“譬如三蘆,立于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 二亦不立; 若去其二, 一亦不立。”[3 ] (P81)這是說由相依互存而得緣起,緣起就是因緣條件的相依互存,就是不同條件組成的相依互存的關系。這種緣起事物是關系的思想,包含了事物是和合共生的理論、互相聯系和同一整體的理念。中國佛教進一步發展了緣起論,如天臺宗的“性具”說、“十界互具”說,華嚴宗的“性起”說、“事事無礙”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說,都強調一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是互相涵攝而不礙的,事物之間是共同為緣的緣起關系。從理論思維層面而言,這是對宇宙共同體原理的樸素而天才的猜測。
緣起是一種關系,也是一個過程。事物既然由原因或條件的組合而生起,是緣集則成,緣去則滅,也就是說,緣起是一個過程。佛教認為,由于宇宙萬物是緣起,因此都有生、住、異、滅四相,是一個不斷變異的過程。人也同樣,處在生、老、病、死和生死流轉的過程之中。應當承認,這種過程理念包含了運動、變化、發展的思想,應視為是辯證思維的表現。
(二) 因果。緣起講因緣和合而生起“果”,緣起論所說的也就是因緣與結果的關系。能生結果者為原因,由原因而生者為結果。就時間言,因在前,果在后,是因果異時;就空間言,如上面講到的束蘆相倚,是因果同時。因果是在前后相續的演變中、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存在。有原因必有結果,有結果必有原因。一切事象都依因果法則而生滅變化。這種因果律是佛教用來說明世界一切事物相互關系的基本理論。
基于緣起法則,佛教進一步闡發了因果報應的思想,以解說各類眾生的身心活動與結果的關系。這種思想在倫理方面就展示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或善因樂果、惡因苦果之說。這一學說為廣大信徒的去惡從善的道德修持提供了堅實和有效的思想基礎。
佛教認為,眾生的身心活動不僅會給自身的生命帶來果報,而且還會為生命生存的空間、環境帶來果報,由此又把果報分為“正報”和“依報”兩類。所謂正報,是指依過去的業因而感得的眾生的身心,即具體的生命存在,是直接的果報主體、正體。所謂依報,是指依過去的宿業而召感的眾生生命存在所依止的外物、環境,包括衣物、房宅、國土山河,以至整個環境世界。簡言之,正報指眾生,眾生世間;依報指眾生所依托的處所,即國土世間。與依報相關,佛教還認為,時代背景、生活環境、國土、山河等是多數眾生所共同召感的果報,稱為“共報”。佛教的這些果報思想,表現了對主體世界與客體世界、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互聯系的緣起關系的洞察、體認,表現了對眾生種種共同活動的結果的關注,表現了對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的關懷。
天臺宗還從修持實踐的角度提出“因果不二”[4 ] (P703) 說,宣揚在因位的人與在果位的佛,在本質上并無差別,鼓勵凡夫修持成佛。又提出了“依正不二”[ 4 ] (P703 - 704) 說,認為就佛來說,佛身是正報,佛土是依報,佛身與佛土不二,正報與依報不二,兩者共攝“一念三千”,而歸于一心。這是從境界論的層面闡發理想人格—神格與理想境界的一致性。
(三) 中道。這是超越有無(空) 、一異、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偏執,而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和基本特色。釋迦牟尼反對婆羅門教的神我說,在理論上提出“此有彼有,此生彼生”,“此無彼無,此滅彼滅”的緣起法則,由此而強調“離于二邊,說于中道”[ 3 ] (P85) 。中觀學派更依此強調說不有不無,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在實踐上,釋迦牟尼提出“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既反對快樂主義,也反對苦行主義,提倡不苦不樂的中道行,即人的思維、言語、行為、意志、生活等,都應當合理適度,持中不偏。
空與有是佛教對宇宙人生的兩種基本看法,佛教教法可以說不出空、有二義,在釋迦牟尼后,佛教內部逐漸演化為空、有兩宗。在小乘佛教,俱舍一系是有宗,成實一系為空宗。大乘佛教也分為兩大系統,中觀學派即空宗,瑜伽行派是有宗???、有兩宗都認同緣起性空的基本理論立場,只是隨著這一基本理論的展開,空宗強調諸法性空的一面,有宗則強調諸法作為緣起現象的有的一面。
關于空的論定,是基于緣起說。由于萬法是緣起的,是在關系中確定的,因此是“無我”性,即沒有自性,沒有實體性,也就是本性、本質是空的。這是空的本義。與此相聯,萬法既然是在關系中確立的,也必然是一個互動的變化過程,具有“無常”性,生滅無常,也是空。由此也可以說,由緣起而性空,緣起即性空,緣起與性空是同義語。由此又可以說,由緣起而性空,空是否定構成萬法的恒久的實體存在,否定萬法的實體性。這是對萬法無自性、無實體的狀態表述??詹皇羌內惶摕o,空是空卻、排除對實體的執著,空本身不是實體。中觀學派講空,還含有否定一切成見、定見的意思。在中觀學派看來,一切分別、見解都是相對的,是不可能符合絕對的最高真理的。就道理來說,空是一種理,是最高的絕對的真理,體悟、把握空理,具有空智,就進入空境,即理想的寂滅境界。
空大別為人空與法空兩種。人空又名我空,是主體的人無自性;法空,是客體的法無自性。關于諸法有無實體問題,即對緣起與實有、事物與自性、現象與本質的聯系與區別的看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雖然從整體來說,佛教各派都認同緣起性空說,但是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就主張法體恒有,在一定意義上承認事物存在的各種要素的實在性。大乘瑜伽行派提出諸法的遍計所執、依他起和圓成實三性論,認為在依他起性的諸法之外,另有圓成實性的真如實體。中國佛教天臺宗、華嚴宗認為依他起性的諸法之相與其所依的實體是統一的,諸法即實相,排除在諸法之外另有實體之說。天臺宗、三論宗又有小乘佛教主“析空”與大乘佛教主“體空”之說。[ 5 ] 析空是指分析事物的構成要素,最后從中找不到該物自己,該物并無實體存在,只是假名,是空。體空是不對事物進行析散,而是認定當體性空。中國佛教學者肯定體空說優勝于析空說。
與從緣起法的本質一面論定空不同,從緣起法的現象一面論定則是有。諸法都是依因仗緣而生,表現為千差萬別、紛紜繁雜的現象。這些現象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且在時空中各有其獨特形相和持續性質,并產生特定的作用和影響,這是有。有與空(無) 對揚,表示現象、存在之意。佛教對于有,還作假有、實有、妙有的區分。假有是指虛假不實的有,是虛假地施設種種名相以指述具體事物。通常所講現象世界,都屬于假有。實有是真實的有,但如說一切有部主“三世實有”,瑜伽行派則持諸法實性常存,兩者的實有意義并不相同。至于妙有,有的佛教學者以實有真如本體為妙有,有的佛教學者則以破除執著空后所見的不空為妙有。
從上述可知,就緣起法的現象一面看是存在,是有, 就緣起法的本質一面看是非存在, 是空(無) 。有與空是對一事物的兩面看法。一切現象的有,當體即是空;空是現象有的空,離有以外沒有空。智顗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4 ] (P1)“一色一香”即一草一花。一切平凡事物,都體現著最高真理的中道。智顗又說:“中以不二為義,道以能通為名。”[ 6 ]中道是遠離對立狀態,遠離有(常)空(斷) 二邊,契合有空不二的最高真理。中道是不偏不倚的正見,有見(常見) 與空見(斷見) 是褊狹的邊見。中道是要排除有空二執的謬誤見解。如有見會陷于靈魂不滅說,空見則會墮于諸法皆無的虛無主義,以致破壞佛法,危害更大。中道說要求看到現象與本質兩方面,確立兩端不離不二的思維框架,這是提倡兩點論,不走極端,重視觀察事物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包含了辯證思維的合理因素。
(四) 平等。佛教是宣揚和提倡平等的宗教,其平等的含義概括起來有四個層次:
1. 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对鲆话⒑洝肪砣咴?“我法中有四種姓,于我法中作沙門,不錄前名,更作余事,猶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無余名。”[ 3 ] (P753) 認為古印度社會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種姓”應是平等的,反對以種族、階級論人的貴賤高下,強調以道德的高低、智慧的深淺論人的成就大小,主張提升道德、智慧的修持素質以進入人生理想境界。佛教的四種姓平等的主張體現了人權平等的思想,是古印度反對種族歧視和階級壓迫的特殊的人權運動,是與現代社會的人權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
2. 眾生平等。眾生,指有生命的存在。佛教通常以十界中佛以外的從菩薩到地獄的九界,尤其是從天到地獄的六道為眾生。佛教認為不同眾生雖有其差別性,但眾生的生存、生命的本質是平等的,它還特別強調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赌鶚劷洝贩Q:“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當得成菩提之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 ]從理論上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在成佛的原因、根據、可能性上是平等的。佛教講眾生雖以人類為重點,但眾生平等的思想則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警告和排斥。
3. 眾生與佛的平等。佛教宣傳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的思想,認為眾生與佛在本質上都具足真如佛性,迷妄的眾生并不滅其真如佛性,覺悟的佛也并不增加其真如佛性。就同樣具有成佛的可能、基礎這一意義來說,眾生與佛是平等不二的。這與有的宗教視人神為二,稱人是神所造或從神流出的說法是迥異其趣的。
4. 眾生與無情的平等。“無情”,即無情感意識,不具精神性的東西。如中國佛教天臺宗學者有人就宣揚“無情有性”說,認為草木花卉、山川大地都有真如佛性,大自然的花香樹綠、風動水流,都是佛性的體現。在同樣具有佛性這一點來說,無情之物與眾生并無本質區別,彼此是平等無二的。應當說,這是對自然界生物和無生物的尊嚴的確認,是對自然界萬物的特有的敬重、悲切和攝護。
佛教的平等觀是基于緣起的學說,是建立在因果平等上的。眾生與佛同具真如佛性,是在成佛的原因方面平等;眾生與佛都能成就佛果,進入最高理想涅槃境界,是在結果方面的平等。眾生與佛因果平等,無有差別。佛教的這一因果平等思想是就可能性而非現實性,就可然性而非已然性而言,是為其解脫論提供理論根據的。
佛教的平等觀體現了生命觀、自然觀與理想價值觀的統一。佛教強調宇宙間一切生命的平等,關愛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張無情有性說,敬畏自然,珍愛自然,攝護自然;還宣揚眾生與萬物以解脫為終極目標,以進入清凈、美妙、莊嚴的佛國凈土為最高理想。這都表現了佛教平等觀意義的廣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
近現代平等觀重視天賦人權的平等、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這與佛教提倡人在解脫方面的平等,實可構成互補的關系。由此看來,晚清間康有為、譚嗣同等人,高舉佛教平等大旗,推行變法維新運動,也絕不是偶然的。
(五) 慈悲。佛教在緣起、平等的理念基礎上,認為在宇宙生態大環流中,一切眾生可能曾經是我們的親人,山河國土則是我們生命的所依,我們應當懷著平等的心態、報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給予眾生以快樂,拔除眾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對眾生的平等、深切、真誠的關懷和愛護。
佛教宣揚“三緣慈悲”的思想,把慈悲的對象定為三種,進而歸結為三類慈悲。“悲有三種:一、眾生緣悲,緣苦眾生,欲為濟拔。……觀諸眾生十二因緣生死流轉,而起悲心。……二、法緣悲,觀諸眾生俱是五陰因緣法數, 無我無人, 而起悲心。……三、無緣悲,觀諸眾生五陰法數畢竟空寂,而起悲心。……慈亦有三:一、眾生緣慈,緣諸眾生,欲與其樂。二、法緣慈,緣諸眾生但是五陰因緣法數,無我無人,而起慈心。三、無緣慈,觀一切法畢竟空寂,而起慈心。”[ 8 ]這是相對地分別以眾生、諸法和空理為對象而起的三類慈悲,是奠立在緣起性空思想基礎上的慈悲分類。
在三類慈悲中,以“無緣慈悲”為最高的類別。《大智度論》卷四十云:“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后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 9 ]佛教提倡的“無緣大慈”、“無緣大悲”,是對對象不加區別的絕對平等的慈悲,是體悟真如平等的空理而生起的慈悲。
慈悲是佛教的特殊理念,它與有些流派提倡的仁愛、博愛相通又不盡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級、階級的限制的,也是排除狹隘的偏私性的。佛教的慈悲還富有實踐性,重視對人的關懷、對人間的關懷、對社會的關懷,由此而大力從事社會福利、民間公益事業,在歷史和現實社會中都發揮了潤滑劑的作用,為弱勢群體、為下層勞苦大眾緩解了困難,減少了痛苦,帶來了希望。
(六) 解脫。佛教以解脫為眾生的終極理想。《金光明經玄義》卷上云:“于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 10 ]解脫是沒有染污,沒有執著,是得“大自在”,即自由自在的境界,也稱涅槃。佛教認為眾生有許多煩惱,如三毒“貪”(貪欲) 、“瞋”(瞋恚) 、“癡”(愚癡) ,就是三種基本的煩惱,妨礙善根成長,使眾生在生死苦域中流轉,永無盡期。解脫就是要從煩惱痛苦和生死流轉的束縛、困境中脫卻開來,獲得解放,獲得超越,獲得自由,進入理想境界。
佛教高度重視解脫之道,如早期佛教以八正道為實現解脫的道路。后來的佛教宣揚以觀照真理、體悟真理為解脫之道。佛教還宣揚“一切唯心造”,認為眾生的輪回流轉或涅槃解脫都決定于心,強調改造人心,完善心靈,提升人性。由此佛教還從倫理道德、知解智慧等方面設計了一系列修持方法,如佛教的五戒、十善等規定,為眾生去惡從善的修持提供了指南。又如法相唯識宗的轉識成智說,對轉變不同識為相應的智慧都做了具體的論述。再如禪宗宣傳轉迷開悟說,主張從心為外物主宰的迷妄狀態轉化為心主宰外物的覺悟狀態。這是要求在心上做功夫,以轉舍心的迷妄,開啟心的覺悟。
中國佛教強調“自力”,即依靠自身的覺悟、功德、智慧,以求得解脫,同時還強調解脫不是孤立的,解脫不只是個人的事,只有自我覺悟與他人覺悟同時完成,才能獲得真正解脫。與此相應,中國佛教追求的理想人格是菩薩、佛,特別是菩薩。菩薩以悲愿與智慧兩個方面度化眾生,成就廣大眾生的普遍解脫。中國佛教歷史上形成的五臺、普陀、峨眉、九華四大名山,昭示了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大菩薩的形象與精神,也是佛教普度眾生與期盼眾生解脫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