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時,有一位長者婆羅門名叫“薩遮尼犍”(又譯“薩遮”),有五百位弟子。薩遮尼犍博學多智,辯才議論超越群倫,可謂無人能出其右。但是,薩遮尼犍卻起大憍慢、貢高一切,認為天下無人能超越自己。他常以薄鐵片包裹住腹部,有人問他為何如此,他便高傲地說:“因為我怕滿腹的智慧會溢出來。”
聽人們說佛陀已契悟真理,成就佛道,薩遮尼犍非常不以為然,因妒心熾然,無時無刻不得心安。一日,薩遮尼犍告訴弟子們:“我聽說瞿曇沙門自稱為佛,我現在要去找他辯論甚深妙理,一定會讓他心生惶恐而不知所云。”
于是,薩遮尼犍帶著弟子們浩浩蕩蕩來到佛陀凈住的祇洹精舍。當他遙見世尊相好光明的金色身,喜懼交雜。他來到世尊面前作禮,佛便請其就座。薩遮尼犍一坐定,便向佛陀提問:“什么是道?什么是智?什么是長老?什么是端正?什么是沙門?什么是比丘?什么是仁明?什么是有道?什么是奉戒?如果你能為我解答這些問題,我愿成為你的弟子。”
對于薩遮尼犍提出的一連串問題,世尊慈悲地開示:“修行人應當勤勉好學,為人正直,依法修行,懷抱著出世最高的智慧,才是真正地修持正道。”
“所謂的智者,不必以辯才逞口舌,若能心中坦蕩、無憂無懼,且能持守善行,即是智者。”
“能被尊稱為長老者,并不是以年長為老,如果滿頭白發卻愚昧無知,如何堪為長老?若能正念真理,慈悲關懷一切眾生,明智通達如鏡,方可稱為長老。”
“真正的端正莊嚴,并非指華麗的外表,假使僅有華麗的外表,但內心慳貪、妒嫉,虛偽、掩飾,言行不一,就不是真正的端正。唯有真正去除惡念、舍棄惡習,斷除煩惱根源——貪、嗔、癡,具足智慧、心無掛礙者,才可稱為真端正。”
“所謂出家沙門,并非必是剃除須發的人,如果雖然剃除須發,但只會打妄語、貪婪無厭,欲望熾盛,就如同凡夫。能夠防非止惡,以廣大的愿心弘法修行,熄滅內心的妄想、執著,則可稱為真正的沙門。”
“真正修道的比丘,并非指按時托缽乞食者,如果做出違背正道的行為,追求名聞利養,只是徒有比丘之名罷了。能夠斷除惡念、惡行,努力勤修清凈梵行,智慧增長,即能破除癡闇,這才稱為真比丘。”
“真正的仁明,并不是空口說白話,若用心不誠,則非仁者,只是虛有其表而已。這念心若能清凈無為,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即是真正的仁明。”
“真正的修持正道,并非只是救濟某個眾生,而是不殘害生命,普濟天下一切眾生,怨親平等,這便是修持正道。”
“奉持凈戒正法者,不必多加言說,只要自己能依法而行,終身守道,便是奉持凈戒正法者。”
薩遮尼犍和他的五百弟子,聽聞佛陀開示之后,心開意解,法喜充滿,放下傲慢自大,皆發心出家為沙門。而薩遮尼犍一人更發菩薩心,行菩薩道;其余五百弟子,亦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第三·奉持品第二十七》
省思:
修行學佛的目的在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依佛所教,落實覺察、覺照的功夫,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斷惡修善,凈化身口意三業。如是如理修行,一步一腳印,踏實地在生活中履踐正道,煩惱必能日益消減,心也會愈來愈清凈,當覺性時時現前,心愈來愈能作主,修行也正朝向菩提涅槃一步步邁進;日久功深,自然道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