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種基于“靜”的行為,源于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種教派。
首先,禪是一種境界。禪是一種覺悟的境界。禪的境界遠離分別,去除了一切二元對立。在禪學看來,世上萬事萬物,形相上雖然有差別,本性上卻是平等的。
其次,禪是一種方法。禪是開發智慧的方法。禪運用“不二法門”,讓我們擺脫分別的枷鎖,充分顯現出一切眾生原本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
其三,禪是一個家園。他鄉雖言好,不如早還家。禪的開悟,就像游子歸鄉。禪給了漂泊無依的現代人一個溫馨的精神歸宿,使我們回到“主客未分之前”的精神本源。禪師們使用各種語言、機鋒,都是為了使所謂精神結束流浪,回到它的“故鄉”。
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壇經》)——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能超越形相,不為所動,這就是“禪”;超越外部的形相時,心靈就保持了自由,這就是“定”。有了“禪定”的功夫,生命境界就會改觀。
禪,也是當代人緩解壓力、增強定力、開啟智慧有效的方法之一。
減壓:現在的人成天到晚都在喊,說自己很“忙”,很“累”,很“郁悶”。禪可以將這些東西一掃而光,可以減緩工作壓力,把壓力轉變成動力。
增定:現代人受到的誘惑太多,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面對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時,把握不住自己,心神雜亂,恍恍惚惚。禪可以把我們的心理調節到最好的狀態,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增加禪定的力量,獲得寧靜、安詳、舒適、快樂的心理體驗,從而讓我們滾滾紅塵得自在,大風大浪不翻船。
開智慧:為了各種利益,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明槍暗箭,那不叫智慧。禪的思維方式可以使人從生命的最深層次,打開最根本的智慧。打開了這個最根本的智慧,對宇宙人生就會看得透透徹徹,明明白白。
禪的出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正準備說法時,大梵天王來到座前,他獻上一朵金色婆羅花。釋迦牟尼拈起了這朵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沒說。當時前來聆聽釋迦牟尼說法的人有很多,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面面相覷,唯有大弟子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于是釋迦牟尼對大家說:“我有純正的禪法,清凈的禪心,現在,我把它傳授給大迦葉!”(《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安詳地拈花,會心地一笑,就這樣,禪,在拈花微笑的詩意氛圍中誕生了;禪,從師父的心上傳到了弟子的心上。它的傳承,沒有機械形式,不用過多語言,只是心與心的相印。因為禪是活潑的,它超越形式;禪是微妙的,它超越言語。
釋迦牟尼把禪傳給迦葉的同時,也把金縷袈裟和缽作為信物傳給了他,所以后來禪宗習慣上把禪法的傳承叫做“衣缽相傳”,傳到達摩大師時,成為西天禪宗第二十八祖。達摩大師從西印度來到東土,將禪傳到中國,被稱為中華禪宗第一祖。達摩之后傳了六代,慧能開創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禪宗。
如意輪轉經手表得高僧大師指點加持,將六字大明咒,財神心咒,文殊心咒等吉祥咒語設計嵌入秒盤上,六瓣蓮花上的吉祥咒語隨時右旋在壇城上,等于隨時在念經加持,隨時消除業障、增加智慧、積累功德與增長福報。佛教認為:若將此真言著于身、觸于手、藏于家、或書于門皆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一切所求,無不滿足!每天轉動14400次,如佩戴該手表者,隨時得到加持,能帶來平安吉祥、增長福報。同時也具有轉經輪的功德與意義。